建筑施工總承包企業為了有效控制項目中的各種風險,很多已經實現了以項目生命周期為對象,通過信息化建設加強項目前期跟蹤、項目立項、項目投標、項目實施和項目竣工的全過程管理。但是,針對關系復雜、問題繁多、風險極高和難以控制的建筑勞務,施工總承包企業反而并不關心和重視其信息化建設,通常以勞務分包的方式將業務分包出去,一包了之。但在現實中,分包出去的只是“業務”,與建筑企業勞務相關的“責任和風險”并沒有完全“打包”給建筑勞務公司,而且,建筑勞務公司的用工風險和涉稅風險都會“傳遞”給施工總承包企業。由此可見,選擇一個管理規范和信息化程度高的建筑勞務公司,規避用工風險和涉稅風險,對施工總承包企業非常重要。

絕大多數傳統的建筑勞務公司,還處在“粗管”和“蠻干”的水平,既有歷史根源,也有現實原因,具體表現為:傳統建筑勞務公司只是一個開發票和走資金的通道,沒有參入項目的經營管理,更談不上信息化建設,管理“粗放”;出于利益驅動和生存壓力,傳統建筑勞務公司通常無視“勞動法、建筑法和稅法”等法律法規,不簽用工合同,不交納社保,不申報個稅,非法提取“利潤”等,這些都屬于“蠻干”的行為,一旦被稽查追責,施工總承包企業難以置身事外。舉例,虛開增值稅發票是指別人虛開給自己、自己虛開給別人、介紹別人虛開以及違反有關規范給國家造成損失的行為。由此可見,建筑勞務公司虛開增值稅發票等非法行為都會“傳遞”給施工總承包企業(涉嫌虛開發票)。
對于建筑施工總承包企業,要想規避和掌控與建筑勞務相關的用工風險和涉稅風險,從而降低自身風險,唯有通過信息化(互聯網+)打通建筑勞務的“信息孤島”,用流程規范管理,合法經營,才能行穩致遠。
一些人可能擔心,建筑勞務規范管理之后,會造成各項成本上升,導致建筑勞務公司的利潤下降甚至危及其生存,實際上,這種理解和認知是錯誤的。建筑勞務公司如何同時做到規范化管理和降本增效呢?其一,通過信息化(互聯網+)提升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向效率要效益;其二,通過專業服務優化管理流程和管理方式,依法合規的降本增效。
調查發現,由中安國信(北京)建設集團自主建設和運營的“中安勞動寶”不僅是一個“互聯網+建筑勞務”的信息服務平臺,運用大數據、云計算、AI、區塊鏈等領先的信息技術,幫助傳統建筑勞務公司實現了數據匯集自動化,運行過程可視化和數據應用多樣化,通過信息化手段提升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而且,該平臺還擁有專業的咨詢團隊和顧問團隊,為平臺上的建筑勞務公司提供專業的咨詢服務,引導建筑勞務公司合規經營,幫助建筑勞務公司依法降本增效,不僅提升了傳統建筑勞務公司的市場競爭力,而且降低了施工總承包企業的用工風險和涉稅風險。
由此可見,施工總承包企業要適應以信息產業為主導的經濟發展周期,就必須重視建筑勞務的信息化和互聯網化,打通項目管理中的“信息孤島”,全面掌控項目管理中的風險,持續提升整體信息化水平和核心競爭力,才能基業長青。
中安國信(北京)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是瑞視恒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建工板塊的核心企業。